物流是指將貨物從原產地運送到目的地的過程,包括運輸、倉儲、包裝、裝卸、配送等環節。物流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貿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就業、保障安全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
美國是世界上更大的經濟體,也是更大的國際物流市場。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美國的國際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為7.6%,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日本和中國。美國的國際物流業是一個高度集成的供應鏈網絡,通過多種運輸方式將生產者和消費者聯系起來,包括卡車運輸、鐵路貨運、航運、航空貨運等。
一、美國國際物流產業的主要特點
公路運輸是主導力量。美國擁有世界上更發達的公路系統,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過12萬公里。公路運輸是美國國際物流產業的核心部分,占總貨運量的約70%。美國的卡車運輸市場非常龐大和分散,有數十萬家不同規模的卡車公司和自營司機。其中,自營者是長途卡車運輸的主力,占總數的近一半。
鐵路貨運具有競爭優勢。美國擁有世界上更長的貨運鐵路系統,總長度超過14萬英里,每天貨物周轉量為170萬噸英里。美國的鐵路貨運主要由七家大型鐵路公司控制,行業集中度很高。鐵路貨運在長距離、大批量、低價值的貨物運輸方面具有成本效益和環境效益,主要服務于煤炭、化工、農產品等行業。
航空貨運發展迅速。美國是全球非常大的航空市場,擁有多個世界級的航空樞紐和貨運機場。美國航空貨運業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了快速、可靠、高效的服務,主要適用于高價值、緊急、易腐等貨物。根據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2019年,美國在全球航空貨運市場中占據了24%的份額。
水運具有潛力和挑戰。美國擁有多個世界大港和內河航道系統,水運在國際貿易和國內運輸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水運在長途、重量級、低頻率的貨物運輸方面具有優勢,主要服務于石油、天然氣、鋼鐵等行業。然而,水運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港口設施老化、船舶尺寸增大、環境保護要求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