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被很多業內人士稱為物流元年。這一年里,物流園區經營者、來自互聯網的跨界者,快運公司的創業者,以及具有3PL基因的團隊紛紛入局,跑馬圈地。而接下來,整個物流行業態勢如何,未來又將如何演變,從宏觀環境、現存模式、未來趨勢等幾方面分析,有如下幾個觀察:
一、宏觀環境解讀
1.物流政策紅利期 行業戰略基礎進一步夯實。
今年9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正式發布。前者對電商時代物流運營做出規范性的指導,后者更是在物流體系的規范上做出基礎性規劃。
而在11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商務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及國家標準委又于11月18日聯合印發《關于我國物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針對現在物流市場信用體系還不完善的現況,《意見》提出了加強物流信用服務機構培育和監管、推進信用記錄建設和共享、積極推動信用記錄應用、開展專業物流領域信用建設試點、加強物流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等十余項措施。
物流行業正處在政策紅利期,伴隨著信用體系的逐步完善,物流行業發展的基礎性也將更加夯實。
2.市場潛力巨大,物流行業正處于最佳培育期。
摩根斯坦利亞太投資研究組最近在其《中國物流報告》中指出:中國每年的物流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預計未來1O年內物流服務的收入將有20%的增長幅度,中國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二、物流行業現存模式詳解
物流行業涉及環節多,供應鏈長,目前我國現存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傳統物流模式。此類型的玩家典型代表:“三通一達+順豐”傳統第三方物流企業,它們是最早起家的一批物流企業,擁有自己的“真槍實彈”——貨車、司機、配送員。覆蓋全國各地,并且從長途運輸到分揀中心到最后的配送環節,這些企業都有自己貨物流通網,作為物流行業的重要性的角色,他們的繁榮與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傳統物流模式的優勢就是規模效應,因為品牌已經深入市場了,企業已經形成規模且物流體系相對規范,貨運資源、司機資源比較都有保證。但此模式需要較長時間的市場沉淀。而且,后期品牌維護更為重要。比如今年8月爆出的圓通物流南京分公司老板卷款潛逃事件,對企業品牌就有較大的影響。
2.線上線下平臺對接模式。分為點對點、線對線兩種,此類型模式移植了打車軟件的玩法,用平臺整合零散的社會運力。點對點對接貨源和司機,如:貨車幫、超級貨主、運滿滿等等。而另一種線對線對接即針對物流鏈條中的多個環節,對接承運方(物流公司、專線物流、貨車車隊、貨車司機)和托運方(物流公司、貨主、中小企業),如快貨。這類玩家被我們稱為“既沒有自有的車、司機,也沒有貨的物流平臺”,靠一個APP占主大頭。以“超級貨主”為例,司機只需打開“超級貨主”APP,就能看到貨源運輸線路、貨物類型、重量、發貨時間、車輛需求等相關信息,而貨主只需要填寫相關信息就能發布貨源,同時對接合適的司機。
這種模式的優勢就是借助移動互聯網解決車貨信息匹配效率低的問題,可以有效的降低貨車空載率,提升物流行業效率,同時縮短中間環節,減低成本。
3、提供工具服務模式。此類型主要面向企業提供tms服務,偏工具屬性,比如oTMS、還有國內幾家物流信息化服務商已經推出SAAS或類似SAAS的服務平臺,像易流、維天運通、匯通天下,其都是以軟件為主導,不對貨物做運營,基于系統改造傳統的運輸交接方式,通過“SaaS平臺+移動App”的模式將企業運輸環節中的各相關方,包括貨主、第三方物流公司、專線運輸公司、司機和收貨方等匯聚在一個平臺上并彼此互聯,通過信息的同步完成各方協同。
貨代公司 上海貨代 上海貨代公司 琪邦(kbans)專業的上海貨代公司(m.sdtcm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