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0年來,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中國國際貨代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新興服務產業。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及入世后中國貨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的國際貨代業必將分化重組,未雨綢繆,在這種大背景下,關注、思考中國國際貨代行業的發展對策就顯得十分必要。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的發展前景
國際貨代業在中國還不是一種成熟的產業,國內外客戶的需求又有很大不同,根據本國特色,確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貨代物流產品是適應市場的首要條件。另外,由于中國的國際貨代企業長期處于低層次的粗放經營狀態,系統組織能力很低,又缺乏有效的全球網絡,提供全球供應鏈的管理服務有一定難度。所以,中國的貨代企業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條件,融入到全球物流體系之中,加速把過去傳統的貨代業提升為貨代物流業,開發不同層次的物流服務,最大限度地在物流產業中受益。
合理配置物流資源
完善的物流設施和先進的物流技術是貨代企業向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也是為客戶提供一流服務的保證。例如,采用條形碼技術對貨物進行動態管理和跟蹤;采用先進的物料搬運設備和識別系統,提高搬運效率,降低貨損、貨差等,企業應根據顧客需求制定物流服務方案,合理地配置資源。通過向顧客提供合適的成本節約、高質量和服務為先的解決方案,使企業和顧客雙方滿意。
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
對于中小貨代企業來說,現有行業內的競爭者是同地區內經營方式相同的大型國有、中外合資的國際貨代企業,他們有較完善的全國性網絡,規模大,資金實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轉型,積極開展綜合物流服務。對此,我國中小貨代企業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在貨代服務的基礎上,以較低的服務費提供高層次的增值服務,如給予物流方案的咨詢等,立足國內并贏得市場。
完善物流信息系統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供應鏈中的貨物運輸變得越來越“可視化”,全球定位系統GPS、電子交換技術EDI、智能運輸系統ITS等系統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物流作業效率。對于國際貨代企業,信息不僅僅包括單純的與運輸、包裝、裝卸、存儲等活動有關的信息,還包括與其他流通活動有關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場信息等。只有充分掌握有關的信息,貨代企業才能利用這些信息對物流過程中的各個活動進行有效的計劃、控制、協調和管理。通過信息的不斷傳遞,一方面把不同層次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一方面把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通過信息技術處理人、財、物之間的關系,強化核心競爭力,提供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務。
加大物流人才培養力度
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根本而言是企業員工素質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對于國際貨代企業而言,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從事這項業務的人員必須具有廣博的有關國際貿易運輸方面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辦事能力,熟悉各種運輸方式、運輸工具、運輸路線、運輸手續和各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法律規定、習慣做法等,精通國際貨物運輸中各個環節的種種業務。與國內外有關機構諸如海關、商檢、銀行、保險、倉儲、包裝、各種承運人以及各種代理人等有著廣泛的聯系和密切的關系。
政府應當鼓勵和允許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開辦、設置相關的專業和課程,為物流領域培養高級的經營管理人才。允許和引導企業、行業組織及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并開展多層次的物流人才培訓和教育工作。加強物流領域的廣泛合作,鼓勵人才交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物流專業人才。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要破除物流分項管理,構筑一體化物流戰略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競爭力,離不開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貨運代理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等宏觀環境以及相關政策的支援;離不開供應鏈合作伙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價值觀的建立。中國貨運代理企業要勇于探索、銳意進取,直面國外競爭對手的強有力挑戰;中國貨運代理企業要增強競爭憂患意識,在抓住國內市場的同時,要放眼世界,構筑全球化戰略,縮小同發達國家企業在貨運代理業務和市場競爭力上的差距,提高中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并在全球性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貨代公司 上海貨代 上海貨代公司 琪邦(kbans)專業的上海貨代公司(m.sdtcmcc.com)